

感恩于韦雪明和义工们的多年付出,新清村将这几年的活动图片制作成展览墙。村支书说,要让村民记得各级领导和荷城义工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一代传一代,不要忘记。”
广西贵港荷城义工协会理事长韦雪明一直心系公益事业,她的慈心善举让人感动。在党群服务中心里,她见证了奇石乡新清村的翻天覆地变化,让她感慨万千。回顾2017年,韦雪明有幸到新清村执行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保护项目。当时路况艰难,义工们几乎每次都晕车,但他们坚持了下来,村支书总是能组织很多村民和孩子参加活动。在那里,许多设想得以尝试和实施。
感恩于韦雪明和义工们多年的付出,新清村将这几年的活动图片制作成展览墙。村支书表示,要让村民记得各级领导和荷城义工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一代传一代,不要忘记。”
“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希望我的这一点点付出能影响更多人向上向善。”韦雪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荷城义工协会理事长、贵港市荷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自2016年起担任自治区妇联执委后,她充分履职,整合利用资源,在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空巢老人、抗战老兵及亲职教育等项目上,用心用情开展服务,赢得大家的交口称赞。
韦雪明出生在贵港市覃塘区一个偏远山区家庭中。在父母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品格。2006年,还在读高中时,韦雪明就与同学自发组织并成立了“广西荷城义站”纯公益社团。18年来,她一直活跃于公益的道路。
一次,韦雪明接到网友爆料说,有三个孩子在街头流浪,不上学还偷东西。韦雪明和义工立刻赶去,发现三个孩子穿着破烂,还在垃圾堆里找东西吃。她上前想给他们穿衣服,却被一个警惕性很强的孩子甩了一巴掌,韦雪明嘴角流血,但她没有放弃,慢慢和孩子沟通并取得信任。最终,孩子们穿上了衣服,也吃上了食物。
经过走访,得知这些孩子的母亲走失,父亲拿着政府补贴却好吃懒做,对孩子不管不顾。韦雪明建议相关部门给孩子更换监护人,并安排孩子就近读书。“孩子去过学校,不到半天就跑了。”周围邻居说。
“没事,他们的成长,我们和监护人会一直跟着。”这一承诺,韦雪明践行了6年,三个孩子健康平安长大、融入社会后,韦雪明还会经常看望他们。
这些年来,韦雪明与义工们帮扶关爱困境儿童500多名,协会也建立起了完善的困境儿童帮扶机制和专业的服务队伍。她积极链接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服务体系,为贵港市困境儿童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韦雪明在贵城街道登龙桥社区挂牌成立了自治区妇联执委联系点。作为执委联系点负责人,她组建了一支由12名成员组成的服务团队,紧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引领带动妇女助力社区基层建设。
在自治区妇联执委联系点的基础上,登龙桥社区还组建了巾帼志愿者个人能力提升、家庭教育、女性健康、法律维权宣传等服务队伍,围绕关爱“一老一小”,实行“项目服务清单制”“点单服务”,有效运用专业义工协会的经验与特长,开展更符合社区民众、更有利于社区民众的精准志愿服务。
小易的父亲早早去世,母亲精神残疾,小易不仅要照顾母亲,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妹,过早地承担起家庭重担,变得沉默寡言。韦雪明当起了小易的“爱心妈妈”。
指导学习,关心问候,韦雪明慢慢与小易建立了亲近关系。“通过和小易深入交流,我发现他的思想有些偏激,总觉得命运在捉弄他。”韦雪明说,得益于政府的大力帮扶,小易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差,但小易要独自承担照顾家人的重担,有时会产生消极的思想。
为了开导小易,韦雪明多次带他到城区逛商场,有时还会带到家里住几天,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细致入微的帮助,让小易逐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爱与关怀就在身边,变得越发阳光开朗。
“‘爱心妈妈’不是留守困境儿童的教育者,而是他们的思想引导者。”韦雪明认为,目前很多留守困境儿童的生活条件在各种扶持和捐助下已稳步提升,对这些孩子来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重要。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引导孩子们往正道上走。”韦雪明自豪地说,荷城义工协会帮扶的数百名留守困境儿童,都成了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8年来,韦雪明领导全体义工持续开展助老扶弱、扶困济贫、关爱地贫、关爱抗战老兵等系列公益活动5981场,服务群体11924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92260小时。这些活动凝聚和激发了社会爱心,引导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公益、参与公益。
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广西最美志愿者……韦雪明获得过不少荣誉。她表示:“我们做公益并非为了荣誉名利,而是希望大家把做公益当成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习惯,一起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韦雪明的坚持与努力,让公益事业在广西贵港荷城得以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更多温暖和希望。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