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央行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更好平衡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之间的关系。
1月14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为实现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将综合施策拓展利率政策空间。在这方面,央行将采取三项重要举措。
首先,继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去年,人民银行针对违规“手工补息”高息揽储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优化了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为银行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创造了条件。今年,央行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更好平衡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之间的关系。
其次,兼顾好内外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坚实基础,央行将多措并举,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根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财政部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地方专项债也是中小银行资本金补充的重要渠道,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力的重要体现。资本是银行服务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国家财政采取措施补充银行资本金,能够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
宣昌能介绍,我国利率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央行的政策利率,目前是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通常提到的降息指的就是这个利率的下降。其次是市场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债券市场和金融资产起到重要的定价基准作用。最后是存贷款等市场利率,政策利率的下降会带动存贷款利率的下降,进而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政策利率引导效果在进一步显现。去年政策利率累计降低了0.3个百分点,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0.3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0.6个百分点,带动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降。这说明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央行将继续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兼顾好内外平衡,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