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财政政策将更持续灵活,对抗潜在关税挑战;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中央财政赤字提高,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消费品更替和补充银行资本金。预计人行将主动加杠杆刺激经济,使用资产买卖工具注入流动性。
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 温天纳
参考近期中央政策趋势,预期明年国家财政实际节奏将会比预期更持续、更灵活,而财政政策将以长期作战的心态来应对未来潜在的关税挑战,先行储备财政资金,然後通过以扩大消费为主的内需政策,以应对未来的贸易端的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前会议强调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鬆的货幣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预期消费属明年工作的首要工具。来年的财政、货幣和扩内需趋势更为明确。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加码
首先,从「积极」到「更加积极」反映中央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进一步加码。早前,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10万亿政策工具已出台,这次会议强调的政策增量更多是针对中央财政空间。去年在发行「两重(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背景下,中央财政赤字实际提高到3.8%。今年,中央发债额度、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三项资金总量已近9万亿。在近几年积极财政的基础上,来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或将在今年基础上再增加数万亿资金,从而将中央财政赤字增升至4%以上。
近几年,中央财政收支平衡存在挑战,保障财政支出力度不减,将成为逆周期调节的基本要素,新增的财政资金将集中用於「两新(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补充银行资本金等具备扩张性的政策领域,构成新的财政空间。
此外,从「稳健」到「适度宽鬆」反映未来中央货幣政策将出现近10年以来的重大调整,减息降準等常规货幣政策将继续推出,更多的再贷款工具和资产购买或将逐步落地。从字眼上演绎,减息降準不完全体现出「适度宽鬆」的货幣政策。今年,降準100个基点,减息30个基点,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不过,单纯减息降準难以全面为经济体帶来足够的流动性,以达至刺激信贷需求的政策目标。
若要全面完成一系列政策目标,适度宽鬆货幣政策或需构建更多的再贷款和资产购买工具。今年,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本市场两项工具在稳楼市股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明年将继续加大力度。
料主动加槓桿去刺激经济主体
预期明年在压抑去槓桿影响的基础上,将主动加槓桿去刺激经济主体,人行需要採取资产买卖工具,例如参与回购房地产公司土地储备和购买保障性住房。纵观环球资本市场历史,欧美在面对流动性危机时都曾採用资产购买工具,以注入流动性。值得留意的是,因内地资产证券化水平并不一样,若然央行能透过直接购买房地产公司自身难以出售的优质资产,将能产生同样的流动性效果。
责任编辑:蒋璐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