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9月11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我国新增四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
2024-12-06 10:22:14
来源:中华商媒
浏览量:2557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中国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春节等44个中国非遗项目展现了独特魅力,强调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性,促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文化交流。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让整个中国都为之振奋,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入选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肯定。

春节是中国人共同庆祝的传统节日,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等主题展开一系列活动。无论是北方的热闹庙会,南方的传统舞龙舞狮,还是各地的民俗表演,都展现出中国人对新年的热爱和憧憬。而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也在本次评审中脱颖而出,成功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年是中国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持续3至5天。在这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展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则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以此制成的纺织品统称为“黎锦”,传承至今,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则是使用中国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构筑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主要分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见证着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技艺。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之首。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人类多样文化的珍视与尊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将继续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多地走近世界。

来源:中华商媒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