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5月02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探讨中华文明和传统中多元人权观念的广度和深度
2024-11-26 09:4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量:6906
字体:
点击听新闻

本文概述了中华文明中丰富的人权观念和实践,通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共时性和历时性视角下的人权观念,强调了儒家、道家及出土文献对人类权利理念的贡献,呼吁进一步研究和传承。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题:中华文明和传统的人权观念及实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丰富多样的人权观念和实践。近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办的“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这一主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分享了他的观点。

王中江指出,中华文明和传统的人权观念可以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角度来看。从共时性来看,自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在人权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而从历时性来看,中国的文明和传统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人的权利观念和实践。中国哲人相信人天生具有平等的人性,强调人的自主选择和行动的意志自由,以及社会秩序的安排应满足人的需求并使人享有尊严和价值。

在探讨中国哲人的人权思想对人类权利理念发展的作用时,王中江提到了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人权思想。他指出,儒家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君子小人、贤与不肖之分,以及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和满足人的偏好和需求。在儒家传统中,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重视,政治秩序建立在正义和利益的基础上,保证人的平等和分配公平。

关于道家学派代表杨朱的人权观念,王中江解释道家学派分为“贵己”和“贵群”两大支。杨朱强调“贵生”“为我”的理念,将人的生命视为最高的价值,反对伤害人的生命,体现了生命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

王中江还谈到了近年来出土的简帛文献,指出其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权利观念。这些文献中强调治理者顺从民心,重视君主建制在政治秩序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平等论等内容,丰富了中国的人权思想资源。

总的来说,中华文明和传统蕴含着丰富多样的人权观念和实践,对人类的权利理念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