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布鲁塞尔10月14日电 以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内涵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为主线,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13日举办讲座,赏析“舌尖上的古代中国”。讲座现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 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月前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从商代后期后母戊鼎,到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从汉墓壁画《宴乐图》,到...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近日举办了一场关于“舌尖上的古代中国”的讲座,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赏析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讲座以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为主线,通过展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内涵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让观众了解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月前作为主讲嘉宾,从商代后期后母戊鼎到北宋《清明上河图》,通过遗物、遗迹、绘画、雕塑等中国文物,带领观众探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融合演变。讲座还介绍了中国茶文化,以及中国重要传统节日对应的食品和文化活动,让观众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魅力。
在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时,王月前指出在中国古代曾有分食制的用餐习惯,与西方的分餐制有所不同,这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环节中,观众们纷纷提出问题,与王月前展开讨论,探讨中国古代君主的饮食偏好以及中国不同菜系的特点。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毅表示,讲座吸引了众多观众,显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他表示,文化中心将继续组织类似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和活动,推动中欧人文对话和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通过这场讲座,观众们不仅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共通之处。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