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结构稳定。
2024年8月底,央行发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8.89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与此同时,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5万亿元,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信托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1万亿元,企业债券余额为32.27万亿元,政府债券余额为75.4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9万亿元。
在整体结构上看,人民币贷款占比略有下降,外币贷款占比也有下降,信托贷款占比略有上升,而政府债券占比则有明显增加。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大对政府债券等领域的支持,保持了整体融资结构的稳定性。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长不仅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债券的增加也将有助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和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也需保持风险可控,加强风险防范和监管,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只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