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快餐品牌快乐蜂在全球扩张的成功之路。
▲图片来源:GERIC CRUZ FOR FORTUNE
每到星期天,香港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干诺道上的快乐蜂餐厅。这家菲律宾快餐店坐落于香港中区的摩天大楼之间,常常一座难求。如果赶上午餐时间,店内总是座无虚席。一有空位,顾客们就会蜂拥而至。
星期天是香港家庭佣工(其中大部分是菲律宾人)的休息日。他们会几十个人聚在一起,挤在这家店的地下室里和朋友聊天,还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发动态。屋内非常嘈杂,只有扯着嗓子喊才能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聚会场所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丝故乡的感觉。
“关键是炸鸡”,已经在这座城市工作十年之久的菲律宾家庭佣工玛丽说,“这里的炸鸡香脆多汁,十分可口”。快乐蜂的意面也是她的心头好,这是一种配有裹着该店招牌甜红酱的牛肉末、热狗片的特色意面。“好吃最重要”。
无论是在菲律宾国内,还是海外菲律宾侨民中,快乐蜂都已成为一种标志性产品。快乐蜂成立于1978年,通过汉堡包和炸鸡赢得了菲律宾食客的青睐,其代表产品“快乐炸鸡(Chickenjoy)”在所有订单中占比30%,此外还提供意面等更具当地风味的菜肴。
快乐蜂餐饮集团(Jollibee Foods Corp.,JFC)从马尼拉外奎松城一家餐厅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企业,拥有超过6800家分店, 2023财年营业收入44亿美元,在首届《财富》东南亚50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86位。
▲2022年8月,快乐蜂餐厅进驻纽约时代广场,成为该公司在菲律宾本土市场以外420家分店中的一员。图片来源:RICHARD B. LEVINE—REUTERS
JFC通过在全球为其核心客户——菲律宾人提供服务不断发展壮大。其旗舰品牌快乐蜂在菲律宾拥有1240家餐厅,另有420家海外餐厅。JFC还通过收购东南亚、美国和中国的品牌连锁店进行扩张,此类门店提供的餐品包括披萨、粤式点心、菲律宾烤肉、台湾泡沫红茶等,可以说汇集了全球各种方便食品。
作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曼中(Ernesto Tanmantiong)以将JFC打造成全球市值前五的餐饮公司为使命,四处收购正是其践行自己使命的手段之一。“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他说,“我们说过,我们必须成为亚洲第一的食品公司。在我们即将实现这一目标时,我们又将目光投向了世界舞台”。
JF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快乐蜂备受市场追捧,但其母公司的收入规模仅为麦当劳的五分之一,专家们对其能否赶上麦当劳持怀疑态度。
但作为公司的资深员工,陈曼中坚信,快乐蜂既然能凭借自己的美食赢得菲律宾顾客的青睐,就同样能征服其他国家食客的味蕾,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尝试的机会。
如今,快乐蜂已经成为菲律宾必须打卡的“美食圣地”,各国来访政要都要到此一游。今年4月,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在访问菲律宾时,第一天就到位于马尼拉商业区的快乐蜂吃了顿饭。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说,此次访问让卢克森成了一名“荣誉菲律宾人”。一周后,马科斯在Facebook上发布了自己在快乐蜂的菜单:汉堡包、炸鸡和菲律宾米粉。
今年5月,在马尼拉的另一家快乐蜂,首席执行官陈曼中冒着酷暑(官方预警气温将超过45摄氏度)与一桶快乐炸鸡以及该连锁店的吉祥物——一只可爱、胖胖的大黄蜂合影留念。
作为菲律宾顶级巨头的首席执行官,陈曼中却一点没有大老板的架子,只是穿着一件很像员工制服的红色快乐蜂牌Polo衫。他一边咧嘴笑着,一边讲述快乐蜂40多年的历史。从他的神态可以看出,这些故事他已经讲了很多遍,而且他很乐于一次次重复这些故事。
自快乐蜂创立以来,陈曼中(即员工口中的“阿托先生”,菲律宾传统上习惯称呼所有顾客为“先生”或“女士”)就一直在这里工作。1975年,陈曼中的哥哥陈觉中(Tony Tan Caktiong)在大马尼拉的库巴奥开设了两家冰淇淋店,快乐蜂就是在这两家冰淇淋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时还是大学生的陈曼中会帮着做些零工。
陈曼中回忆说,当时“马尼拉到处都是冰淇淋店”,因此,为从竞争中脱颖而出,陈觉中在菜单上增加了汉堡包等热菜。新菜品备受顾客喜爱,陈觉中于是顺势而为,将小店更名为“快乐蜂”,即“快乐”和勤劳的“蜜蜂”的组合。陈曼中也成为了快乐蜂最小分店的经理。
▲ 陈曼中于2014年成为JFC首席执行官,但自1978年公司成立以来,他就一直在该公司工作。大学期间,他曾在快乐蜂最早的两家分店帮着干些零活。图片来源:GERIC CRUZ FOR FORTUNE
四年后,麦当劳进入菲律宾市场,快乐蜂迎来了攸关存亡的考验。陈曼中回忆说:“当时有一种说法,无论麦当劳进入哪个国家,都会横扫当地的一切竞争对手。”
管理层下令对两家公司进行SWOT分析。麦当劳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胜过快乐蜂一筹,只有一项除外,那就是口味。他说:“他们的产品口味较为寡淡,而亚洲人更喜欢味道浓郁的食物”。麦当劳花了十年时间才实现菜品的本地化,这让快乐蜂在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快乐蜂还从其吉祥物蜜蜂中汲取灵感,采用蜂群战术“围剿”竞争对手。陈曼中说:“当时如果麦当劳开了家大店,我们就会开六家小店,把它包围起来”。他指出,快乐蜂的店面更小、效率更高,每平方米销售额高于这个来自西方的竞争对手。
这一战略收效明显。如今,快乐蜂占据着菲律宾约50%的鸡肉汉堡市场,而麦当劳只占29%。
但只凭这些成绩,JFC还远远不能坐上汉堡包和炸鸡行业的头把交椅。陈曼中说:“在即将实现这一目标时,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标准”。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商学院教授安德鲁·德里奥斯解释说,菲律宾巨头企业利用本地收入“大肆收购”其他企业是一种常见现象。他说,像JFC这样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要想获得“边际效益”,只能不断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它“只能通过收购来实现增长”。
这也正是JFC从1994年收购当地连锁店Greenwich Pizza开始所做的事情。随后几年,JFC又收购了一系列菲律宾本土品牌连锁店:2000年收购了中餐连锁店Chowking,2005年收购了蛋糕面包店Red Ribbon,2010年收购了菲律宾风味烧烤连锁店Mang Inasal。
随着快乐蜂的扩张,陈曼中的职位也不断攀升,并于2014年成为首席执行官。陈曼中说,陈觉中是JFC董事长,负责并购战略,并担任“CTO”一职,即“首席品味官”。
JFC的大肆收购巩固了其在本土市场的主导地位。总体而言,其旗下品牌占据了菲律宾快餐业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更有许多子品牌能够占据某一菜系最多90%的市场份额。
快乐蜂还跟随菲律宾侨民进入了海外市场。该公司于1986年在台湾开设了首家海外分店,并于199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郊外的戴利城开设了首家美国分店。但陈曼中承认,该公司早期在新加坡、台湾、印尼和中东的扩张走了许多弯路。
2018年,JFC再次启动快乐蜂的全球化进程,在洛杉矶市中心、纽约时代广场和伦敦伯爵宫等黄金地段开设了分店。
快乐蜂在海外的客群仍以菲律宾人为主,但其良好的口碑和美味的炸鸡正在赢得其他客群的青睐。2022年,数字出版物《食客》(Eater)将该品牌评为“全美最佳快餐炸鸡”,快乐蜂的菲律宾分店也充满自豪地对这一荣誉进行了宣传。陈曼中称,快乐蜂在美国的顾客中有一半不是菲律宾人。而在越南等一些市场,顾客则完全是当地人。
今年2月,JFC制定了第二个重大目标,即到2028年将利润增加两倍,达到4.5亿美元。陈曼中计划通过“战略收购”和“积极扩张”来实现这一目标。他说:“我们想要打造卓越产品,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很难。如果市场上有合适的目标,为什么不直接收购呢?”
JFC的收购触角已经遍及全球,包括香港的米其林连锁点心店添好运(Tim Ho Wan)、加州连锁咖啡店The Coffee Bean & Tea Leaf和丹佛的快餐汉堡店Smashburger。
尽管在海外动作频频,但JFC的重心仍在菲律宾。2023年,该公司62%的收入和97%的营业利润来自本土市场。
德里奥斯称,由于国际市场的要求十分苛刻,适应过程面临重重困难,JFC新设定的利润目标将“很难实现”。麦当劳等全球快餐巨头已深耕国际市场数十年,拥有丰富经验,所以能够迅速扩大规模。他说:“(肯德基所有者)百胜餐饮集团是每两小时新开一家特许经营店”。JFC还把发展重点放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和中国。德里奥斯说,这两个红海市场“仍有发展空间”,不过JFC要拿出“优秀的产品……吸引菲律宾侨民以外的人群”,而且不能照搬本土市场的成功经验。
JFC同样深受通货膨胀困扰。菲律宾报告称,2023年该国的总体通货膨胀率为6%。受菲律宾比索疲软影响,快乐蜂的进口成本进一步增加。陈曼中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但他声称JFC只将大约一半的上涨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
但快乐蜂的忠实顾客就是他们最好的品牌大使,哪怕炸鸡的价格有所上涨也一样如此。菲律宾裔美国名厨戴尔·塔尔德说:“在你即将搭乘18个小时的飞机返回美国时,没有什么比马尼拉机场的快乐炸鸡更暖心了。那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本文登载于《财富》杂志2024年6/7月刊,标题为《菲律宾炸鸡的崛起之路》(Filipino fried chicken takes flight)
译者:梁宇
审校:夏林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