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5月05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资金面保持宽松态势,12月MLF缩量续作释放哪些信号?
2024-12-25 10:37:32
来源:中华商媒
浏览量:5306
字体:
点击听新闻

MLF缩量续作反映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面保持宽松态势。

12月25日,央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3000亿元,而当月16日MLF到期总额为1.45万亿元。与此同时,资金面在年末仍然保持宽松,货币市场利率在政策利率周围稳定运行。

业内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他们认为,MLF缩量续作反映了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面维持宽松态势。

今年央行对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进行了完善,MLF明确采用利率招标,操作量由央行提前确定。此次只投放了3000亿元的MLF操作,表明央行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因此进一步大规模投放的必要性较低。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市场利率的印证。自12月以来,银行间隔夜利率基本在1.5%以下运行,国有大行发行的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降至不足1.7%。各期限的资金供给非常充裕,为平稳度过年末和春节提供了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体现了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要求的积极贯彻落实。

其次,央行的流动性投放渠道更加多样化,工具操作更为从容。今年以来,央行的工具箱得到了进一步扩充,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也有条件适度平滑四季度的集中到期MLF,减轻了滚续操作的压力。

10、11月,央行的MLF操作净回笼分别为890亿元和5500亿元,但通过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了全月中长期资金的净投放,期限品种更加灵活。

据机构反映,12月央行也已开展各类工具操作,预计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的总操作量仍将显著大于MLF到期量,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

此外,新工具置换MLF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在往年年末,央行通常通过加大MLF操作来供应流动性。今年在降准补充长期资金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期限相对较短,利率也较低,既满足了机构跨年资金需求,又降低了机构的负债成本,有利于稳定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向实体经济传导,推动降低企业和居民的信贷成本。

另外,在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MLF操作更具市场化,中标利率已不再具有政策含义。自下半年以来,MLF改为市场化利率招标,参与机构更多地参考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进行投标,因此MLF中标利率已不再具有政策含义。

业内权威专家指出,目前国有和股份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1.65%左右,这些银行投标MLF的利率不会高出太多,而中小银行由于融资能力相对较弱,投标MLF的利率可能会略高。如果流动性充裕,央行减少MLF操作量,利率招标机制下会优先满足高利率的投标,因此MLF中标利率不一定会很低;如果央行需要更多中长期资金,覆盖更广泛的投标,MLF中标利率可能会下降。

总的来说,考虑到不同工具之间的替代性,市场应该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些操作。央行的操作策略旨在维护流动性充裕,保持资金面宽松,稳定市场利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来源:中华商媒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