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后铁路青年捐献造血干细胞,展现爱心和责任感。
广州动车段的“95后”小伙赵国梁,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成功捐献了32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用于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这份“生命种子”被紧急使用,让赵国梁成为通过中华骨髓库匹配捐献的第1819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赵国梁是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转向架车间的一名职工,从2019年入路以来,一直在广州动车段转向架车间从事动车组检修工作。在2016年的一次无偿献血中,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于是主动留下血液样本,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捐献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率极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视为“生命奇迹”。而在2023年10月,赵国梁接到了一个电话,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为了通过体检并完成捐献,他坚持锻炼、规律生活、低嘌饮食,全身细胞调动起来,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游离到血液中。
8月7日起,赵国梁住进医院,开始连续5天的动员剂注射,为后期采集做准备。在采集当天,经过6个多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了32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顺利送往受捐者医院。赵国梁在病床上微笑表示,能给他人一次重生的机会让他感到非常幸运。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损害,但为了避免家人担心,赵国梁一直没有告诉他们。他表示,捐献结束后会给家人打电话。这位“95后”铁路青年的善举,展现了他的爱心和责任感,为他赢得了尊重和敬佩。愿这份爱心之举能激励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为社会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