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4月财新服务业PMI降至50.7,制造业PMI降至50.4,双双创阶段新低。中美关税战冲击企业订单和市场信心,专家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回落至4.0%-4.5%。
▲受中美关税战冲击,中国服务业扩张速度在4月放缓,景气度降至去年10月来新低。
星期二(5月6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0.7,低于3月1.2个点,在扩张区间降至七个月来最低。
这一趋势与中国官方的调查基本一致。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服务业PMI从50.3降至50.1。
与官方PMI相比,财新PMI调查结果更偏向于中小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
第二季首月服务业活动放缓,反映货物贸易在关税战下受到扰动,部分服务企业也受冲击。从分项数据看,服务业企业新订单增速放缓至28个月最低。出于对成本增加的担忧,服务业企业在4月连续第二个月裁员,用工规模压缩、成本上升,服务业销售价格则下行。
关税除了导致新商业订单增幅创下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
调查显示,服务业市场乐观情绪降至低点。服务业企业对于关税影响较为忧虑,整体情绪虽维持乐观,但经营预期指数降至历史第二低点,仅高于冠病疫情暴发期间的2020年2月。
至于制造业,此前公布的4月财新PMI也走低,降0.8个点至50.4,为2月来最低。此外,官方PMI数据也显示,4月制造业活动已受到美国大幅加征关税的打击。
两大行业景气度双降,促使4月财新综合PMI产出指数下滑0.7个点至51.1,显示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步伐放缓。
信用评级机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联合早报》分析,4月财新服务业PMI指数大幅下行,显示中美经贸摩擦的冲击正在显现。
展望5月,王青预计,中国对美出口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而当前促消费、扩投资等对冲措施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财新服务业PMI指数还会有一定程度下滑,不排除降到50以下收缩区间的可能。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指出,由于市场前景不明,企业与居民乐观预期不够,培育内需难度增加,中美关税博弈对经济的冲击将在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逐步显现。
王青研判,第二季中国对美出口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并拖累外需整体放缓,预计中国出口增速会由正转负。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将对全球产业链、工业链带来较大冲击,也可能导致美国之外的其他出口市场出现走弱态势。
综合外部冲击以及中国国内宏观政策加力等因素,他预判,第二季中国经济增速将回落到4.0%至4.5%之间。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