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拟引导银行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计划2027年前清偿拖欠民营企业的逾1万亿美元债务,以缓解民企压力,但可能加剧国有银行风险。
▲中国政府据报正考虑引导银行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助它们在2027年前还清拖欠民营企业的逾1万亿美元巨额债务。图为人民币纸币。(路透社档案照片)
(北京彭博电)中国政府据报正考虑引导银行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助它们在2027年前还清拖欠民营企业的逾1万亿美元(1.28万亿新元)巨额债务。
彭博社星期四(9月11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被纳入政策考量的除了国有银行,也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消息人士披露,上述计划将分阶段实行,第一阶段有望偿还至少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803亿新元)的拖欠账款;官方计划在2027年前还清债务。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曾估算,地方政府拖欠承包商款项和公务员薪资总额达10万亿元,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2月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时强调,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根据《求是》杂志8月刊登的讲话内容,习近平说,解开这个疙瘩要从政府、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带头做起,切实加快清欠进度,“不能边清边欠、清了又欠、没完没了”。
据了解,近几个月来,有关部门已开始引导国内主要银行为上述政策提供支持,包括向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和关联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贷款,用于偿还拖欠账款。
此类债务通常不直接归属地方政府,但相关融资多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地方政府仍需承担偿还责任。
虽然通过银行贷款帮助地方化债的措施可能减轻民企负担,但分析认为,此举将把更多风险转移到正面对贷款损失持续增加的国有银行。
知情人士说,上述政策可能需要监管机构进一步支持,因为银行对潜在风险仍有顾虑,因此希望获得免责等保障,以免在贷款变成坏账时被追究责任。
报道指出,近年来中国银行被迫提供低息贷款支撑经济发展,导致银行利润率降至历史低位。与此同时,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上升,也令银行资产负债表承压。今年上半年,中国五大商业银行为贷款损失拨备3.51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近6%。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