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马威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录得42宗上市项目,集资额1071亿元,同比增长7倍;预计全年IPO宗数有望破百,集资额可挑战2500亿元。
毕马威表示,2025上半年本港IPO市场现五年来最强劲态势,市场录得42宗IPO项目,总集资额达1071亿元,按年大升7倍。该行料本港全年IPO宗数有望破百,若市况乐观,集资总额可望2500亿元。
毕马威香港特区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夥人朱雅仪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科企专线」落地,新经济板块成为上市主力,上半年录约21宗IPO共募集768亿元,占总额约7成。朱雅仪解释,随着Deepseek等优质科技企业的陆续出现,投资者对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市场信心大增,港股市场也出现极强的正反馈。
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夥人刘大昌介绍,「A+H」股同为上半年市场强势表现的主要驱动力。据统计,包括宁德时代(3750)等超大型IPO案例在内,上半年A+H股的集资额占总额约7成。同时,A+H股上市速度也在加快,部分公司从递交申请到挂牌仅需3个月。
被问及如何能够挑战2500亿元集资额目标时,刘大昌表示,截至6月底,港股主板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达210宗,创历史新高。另有44宗A+H股处於上市申请状态,其中约7间公司市值破千亿。若下半年上市完成率达六至七成,加之大型新股发行与其他非A+H申请,有望达成此目标。
被问及港股市场是否过度「A股化」时,刘大昌表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地点申请上市并无不妥。香港和内地市场各有特色,作为内地企业国际化转型的最前沿,香港仍然具有独特且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对於双方均大有裨益。(记者 邱兆翔)
图说:(左起)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夥人刘大昌、毕马威香港特区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夥人朱雅仪。
责任编辑:朱剑明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