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4月30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美国关税威胁下 中国市场显韧性
2025-04-21 13:56:49
来源:联合早报
浏览量:1309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中美贸易战升级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韧性,内需与政策刺激缓解关税冲击。财政扩张及消费驱动或推动市场重估,投资者关注高质量低关联企业,谨慎乐观应对波动前景。

▲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消息比市场预期还要差。 (档案照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以来,市场动态有重大改变。

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消息比市场预期还要差。之后北京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两国互相交锋,双边税率都增加到100%以上。

两国经济脱钩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令中国市场相对于其他地区指数而言,对全球市场抛售具有相对的抵御能力;可以说,最负面的情绪已经被反映在价格中。

这种韧性在去年7月尤其明显,当时中国市场对美股七巨头和日经指数的抛售反应甚微。 

这次的情况类似,中国市场遭遇的抛售幅度较小,受到低预期、外资持有量低和估值有吸引力的支撑。目前,境内市场交易价格仍低于10年平均水平。

尽管中国市场尚未出现此前美国指数那样的大幅上涨,但我们认为刺激措施可能成为期待已久的市值重估的催化剂。

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与美国的直接贸易似乎将受到严重影响。然而,中国出口模式将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仍未可知。

重要的是,在这90天的谈判期间,特朗普可能会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他们改变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然而,这些努力的结果仍不确定。

美国关税带来经济压力 中国三大因素有助缓解

虽然关税影响可能会抑制双边贸易并对中国经济成长造成短期压力,但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将缓解这种影响。

一、减少对美国出口的依赖:自第一次贸易战以来,中国战略性地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依赖,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同时,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亚细安和“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大幅扩大。因此,计划关税的影响有所减轻。

二、抵御外部压力的强大韧性: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为抵御外部威胁提供强大的缓冲。据估计,85%的中国出口商也在国内销售产品,中国内销售约占出口商收入的75%。

三、关注国内成长:国内因素仍是中国经济和股市的主要驱动力。国内消费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贡献远超过出口。我们认为,关税冲击可能会促使中国当局采取更有力、更果断的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

在持续的关税混乱中,我们仍然看到中国市场和经济的亮点。

政策方面,中国上月两会的成果大体上是正面的,政府承诺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是一大亮点。今年的财政立场是坚定扩张性的。我们也越来越乐观地认为,政策制定者将凭借强大工具,加快财政刺激步伐,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外部威胁。

中国政府承诺加大财政刺激 经济数据纷纷出现复苏迹象

经济数据出现复苏迹象。3月财新和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超出预期,显示近期经济活动势头稳健,需求状况改善。PMI中的前瞻性新订单部分录得稳健数据。受持续政策措施支撑,服务业PMI也出现上升,连续第二个月改善。

房地产方面,我们看到市场出现稳定的早期迹象,这表明有可能触底反弹,与中国政府政策保持一致。 3月一线城市新房交易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比上季增长达双位数增幅。我们相信,随着更多刺激措施的实施以及早期刺激措施对经济产生更有意义的作用,经济复苏将继续获得动力。

由于关税情势依然不稳定,贸易战的走向及对全球市场和经济前景的更广泛影响仍然不确定。尽管中美之间的关税税率仍有降低的机会,但在当前紧张局势下,进行具意义谈判的道路似乎充满挑战。尽管中国表示愿意与美国谈判,但也强调不会屈服于其压力或敲诈手段。

在此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升级的任何发展。

我们仍然谨慎乐观地认为,中国政府将加快财政刺激步伐,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外部威胁。我们相信高质量、以消费为中心的投资组合,能够充分利用即将到来的政策支持。

此外,我们关注与美国贸易关系最小的优质公司,这应该能为投资者在预期的市场波动中提供一定的防御能力。

(作者是安本投资中国股票主管姚鸿耀)

来源:联合早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