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2.0刚刚满月,但关税和地缘局势的冲击已经让市场经历了一次5%的回调,成为自2020年9月以来最快的调整。
特朗普2.0刚刚满月,但关税和地缘局势的冲击已经让市场经历了一次5%的回调,成为自2020年9月以来最快的调整。这一波动影响了恒生指数,使其迎来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周跌幅,而此前TMT和AI概念股的表现一直亮眼。根据高盛交易台的反馈,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而更像是健康的整固和获利了结。此前有报道称,海外对冲基金开始出现获利了结的迹象,而这轮港股的大涨主要是由南向资金涌入驱动,而买入的外资也更多为对冲基金。
一位中型美资公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美国科技股近期仍面临着估值下调的压力,但与之相比,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仅为美股的一半,因此一些机构仍在逆势布局,因为之前他们对中国股市的配置相对较低。国际投行Jefferies亚太区互联网及媒体行业主管庄耀鸿(Thomas Chong)也表示,欧洲路演中客户对中国互联网持积极态度,尽管“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引发了股价波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相对较低,最近大中型企业的业绩普遍好于预期,AI主题有望开启新的周期。
美股的冲击影响了亚洲股市,标普500指数上周下跌了5%,主要受高仓位去杠杆和经济增长担忧的影响。这一调整也影响了“Mag7”(美国科技七巨头)的表现,目前已经下跌了8%。当前形势复杂,美国MAGA革命加剧了不确定性,增长预期下调,消费者信心受挫,通胀预期飙升,对AI投资短期可持续性的疑虑也在增加。市场上两个长期被冷落的板块——中国和欧洲——重新受到关注,资金和市场活动出现回暖。
外资对中国科技股的兴趣仍然不减。尽管美国市场持续走弱,但并没有对A股产生明显影响。近期纳指大跌2.8%,日韩股市也出现较大跌幅,A股和港股也未能幸免。然而,对于估值仅有十多倍的中国互联网科技股来说,外资仍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与DeepSeek带动的AI浪潮密切相关。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市场调整的根本原因是科技股的拥挤,除了港股外,A股市场也一直处于上行状态。高盛指出,尽管恒生指数上周迎来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周跌幅,但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而更像是健康的整固和获利了结。尽管面临压力,南向资金仍然保持活跃。
随着春节过后,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约1160亿元人民币,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额的27%,相比2024年初的15%,有显著提升。市场上涨的逻辑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只是需要更加关注节奏。近期统计局公布的2月制造业PMI录得50.2%,好于预期,重返扩张区间,各界也关注后续的宏观增量政策。
建银国际港股首席策略师赵文利表示,本轮港股行情以DeepSeek主题为核心驱动。尽管短期内市场面临超买压力,需要注意交易节奏,但长期上升空间已经打开。他认为,市场可能在3月上旬到4月初面临获利回吐的压力,但也将提供较好的买入机会。
总体而言,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正在筑底复苏,科技板块仍然是机构的偏好。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建议投资者超配可选消费板块,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公司,包括媒体、娱乐和科技信息板块。他认为,中国公司在科技领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加大投入将推动指数进一步上涨。
在外资偏好大盘股的背景下,阿里和腾讯成为关注焦点。近期,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发布了一些重要的更新,包括阿里云推出新的推理模型、腾讯发布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产品等。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AI和云计算资本支出,百度也将在AI和云计算领域进行投资。
庄耀鸿表示,海外客户对中国互联网持积极态度,关注AI和云计算领域的发展。阿里巴巴和腾讯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者热衷了解阿里巴巴关于AI和云计算方面的战略,以及腾讯在AI智能体前景方面的发展。他认为,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这一轮的浪潮中表现突出,对投资者来说是值得关注的对象。
综上所述,当前市场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抓住投资机会,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变化和地缘局势的波动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影响,但长期来看,中国科技股仍具备较大的投资潜力。投资者应保持警惕,理性投资,把握市场的脉搏,实现投资增值。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