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5月14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多家险企发声维持目前水平不变
2025-01-11 21:13:07
来源:中华商媒
浏览量:8060
字体:
点击听新闻

目前行业2.5%的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未“超限”。

2024年,监管机构首次提出了建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方案,近日,这一机制正式落地。根据最新消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盯住这一数值,当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偏离研究值25个基点以上时,将需要及时调整,并在两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工作。

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已公布了首期研究值为2.34%。这意味着目前行业2.5%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未达到需要调整的标准。多家险企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也已经宣布维持普通险预定利率最高值不变。

根据通知规定,当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偏离研究值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要及时调整预定利率,并在两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工作。同时,如果预定利率连续两个季度偏低25个基点及以上,也可以适当上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但调整后的预定利率最高值不得超过预定利率研究值的上限。

在这一动态调整机制下,预定利率研究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根据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此外,通知还要求各公司加强久期和利率风险管理,做好新产品开发备案、渠道合作、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以及加强产品精算假设的回溯分析,以提升可持续经营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调整机制对险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险企加强与合作渠道的沟通,做好消费者解释和服务工作,实现业务平稳过渡。同时,还需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防范声誉风险。此外,持续监测存量分红险、万能险账户资产负债匹配情况,对于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较高的存量业务,也要依法合规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有效管理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来源:中华商媒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