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包括增发超长期国债、推动投资消费、耐用品补贴等。国家发改委明确特别国债用途,央行可能降息应对挑战。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展望经济反弹。整体对中国经济未来持乐观态度。
▲2017 年 5 月 31 日,插图中显示的是人民币。路透社/Thomas White/插图购买许可权。
北京 1 月 3 日 (路透社)—— 国家规划官员周五表示,中国将在 2025 年大幅增加超长期国债融资,以刺激企业投资和促进消费的举措,因为北京方面正在加大财政刺激力度,以重振低迷的经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袁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利用特别国债为这些新举措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新举措包括一项耐用品补贴计划,消费者可以以旧车或旧家电折价购买新的,另一项是为企业大规模设备升级提供补贴。
袁志伟表示,今年家庭购买三类数码产品还将有资格获得补贴,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和手环。
去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表示,北京已全额分配 2024 年 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全部收益,其中约 70% 的收益将用于资助“两大”项目,其余部分将用于新举措。
根据官方文件,“重大”项目是指铁路、机场、农田建设以及重点地区安全能力建设等项目。
《金融时报》周五援引中国央行向该报发表的评论称,作为政策制定者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之一,中国央行很可能在 2025 年“适当的时候”将利率从当前的 1.5% 下调。
过去几年,由于严重的房地产危机、高额地方政府债务和疲软的消费需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举步维艰。出口是中国经济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但在特朗普第二届政府执政下,出口可能会面临更多美国关税。
路透社上个月报道称,中国政府已同意在 2025 年发行价值 3 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这将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袁志伟表示,“总体来看,尽管面临新的挑战,但我们对今年经济将继续反弹和改善充满信心”。
高亮平、姚凯文报道 克里斯托弗·库欣和 Shri Navaratnam 编辑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