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良渚论坛”聚集多国音乐家,他们在探索良渚古城遗址和博物院中展现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好奇,分享从中国文化中获得的音乐灵感,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旨在通过音乐促进全球文化合作与理解。
11月25日,杭州举办了第二届“良渚论坛”,吸引了来自多国的音乐家前来参加。他们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进行了探索,希望在追溯历史、文明互鉴的过程中,能够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作品。
在参观过程中,来自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的前副院长泽维尔·布维耶对良渚先民扮演者表示热情的问候,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好奇。他们之间的交流让人感受到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玉器是良渚文明的重要文化元素,一块鸟形玉璧被阿根廷音乐教育家古列尔莫·威廉·雷赫尔曼细心打磨,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让人印象深刻。他表示,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是创作音乐的重要一环,只有不断地接触和探索,才能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刘健作为华裔,对良渚古城遗址带给他的自豪感倍感珍贵。他在新西兰担任维多利亚大学新西兰音乐学院执行院长,对新西兰毛利人的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期待通过本届“良渚论坛”分享毛利人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融合经验,促进文明的交流和互鉴。
美国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音乐产业专业教授鲍比·博格则表示,良渚文化可能会呈现出情绪化、强烈的音乐风格。他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会激发出新的创意和灵感,乡村音乐与流行、嘻哈音乐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次活动中,各国音乐家的交流和合作,展现了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互相尊重的重要性。他们希望通过音乐这种媒介,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国文化,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创造出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本次“良渚论坛”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不仅展示了良渚文化的魅力,也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