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4月30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经济瞭望】人民幣国际化的四大助推平台
2024-11-12 09:39: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浏览量:3677
字体:
点击听新闻

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美元霸权挑战,探讨了特别提款权、SWIFT、CIPS和金砖支付系统的作用,展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

人民幣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就是美国主导和控制了全球金融体系,美元霸权统治了世界,在美国控制的这个世界金融货幣体系裏,美国绝不会允许人民幣威胁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因此,根本上来说,人民幣只有另起炉灶并建立起新的不受美国人控制的国际货幣与金融体系,才有突破美元霸权的可能性。但是,短期内人民幣另起炉灶还无法保证人民幣实现比肩美元的国际化目标。因此,中国必须採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积极主动另起炉灶,构建新的国际货幣与金融结算体系,另一方面,人民幣又必须参与并遵从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金融体系,比如,加入国际货幣基金组织,积极参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运作。目前来看,中国所採取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为推进人民幣国际化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突出表现就是人民幣既进入了美国主导的传统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进行流通迴圈,同时,又突破了美国的限制凭藉自身的力量正在或已经构筑起了两个新的国际结算平台。目前,人民幣国际化已经有了四大助推平台。

第一,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幣。2015年12月1日,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幣纳入SDR货幣篮子。2016年10月1日新SDR货幣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幣入篮国际货幣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幣最大的意义在於人民幣作为国际主流硬通货的地位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因为,在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之下,IMF为人民幣跻身全球主要货幣进行了背书,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幣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人民幣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市场认可度,使人民幣在国际上的使用更加广泛,为人民幣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2022年5月11日,IMF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SDR定值审查,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幣构成不变,将人民幣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此举意味着人民幣在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全球外汇交易、投融资中的使用更加广泛,人民幣更加受欢迎,人民幣在国际支付结算、储备与投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助於加快人民幣国际化进程。

第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虽然人民幣早於1983年便正式加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成为该协会的成员之一,但人民幣在其中的存在感极低,占比极小。近十年来,随着人民幣国际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人民幣在SWIFT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升,2023年11月人民幣超过日圆上升至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幣的位置。此後,按照SWIFT的统计,人民幣的全球支付占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例如,2024年6月,这一占比达到4.61%,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在2024年7月,人民幣支付金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74%。这显示出人民幣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人民幣通过在SWIFT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接受并使用人民幣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从而有助於促进人民幣国际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幣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和水平。

CIPS创立 推动更多国家使用人民幣结算

第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了突破美元霸权以及美国所控制和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与秩序,2012年中国政府决定另起炉灶建设完全自主可控的人民幣国际化基础设施平台即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统(CIPS)。2015年10月8日,CIPS(一期)顺利投产,採用即时全额结算模式,支援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等支付业务,较好地满足了全球各主要时区跨境人民幣贸易、投融资业务等结算要求。2018年5月2日,CIPS(二期)全面投产,系统执行时间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在功能上也有诸多改进和完善,比如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丰富参与者类型等。截至2024年9月,共153家银行及机构成为直接参与者,分布於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参与者类型不断丰富,包括银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等。CIPS创立的时间只有短短12年,虽然其规模和影响力还无法与SWIFT相提并论,但却是人民幣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自主平台,标誌着人民幣国内/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当前中美对抗背景下,CIPS对於中国减少对国际上其他支付清算系统的依赖、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发挥了重大作用。更大的意义还在於,CIPS为人民幣走出去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通道,有助於提升其他国家持有人民幣、用人民幣结算的意愿,能够为人民幣国际化提供全天候最安全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保障。

第四,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Pay)。这一系统虽然是由金砖国家联合推出的创新型去中心化多边跨境支付系统,但却对人民幣国际化有着诸多的重大意义。2018年,「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在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出将「金砖国家支付系统」列为重大发展专案,随後专案正式立项并进入方案策劃阶段,但初期因各国在细节上存在分歧曾一度停滞。後来,在全球化趋势以及对金融互联互通和本幣国际化的迫切需求下,该专案被再度提上议程。中国被评选为金砖支付全球首个试点国家。今年是「大金砖合作」的开局之年,中国成立「金砖支付(BRICSPay)中国‧试点中心」,负责试点方案的制定、运营监管以及初步推广、运营和後续服务工作。金砖国家支付系统的建立势将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作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全球金融秩序多极化发展的标誌,成为挑战传统金融体系的有力工具。这一切正是人民幣国际化所期望要达致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人民幣国际化可以绕开美国主导的传统国际金融体系,在新型国际化金融平台上另闢蹊径。此举,令人民幣国际化空间不可限量,发展前景令人遐想,比肩美元成为可能。

颜安生

责任编辑:程向明

来源:香港商报网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