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接近1.65万亿元,南向资金和北向资金的成交量亦冲高。
尽管中国股市近期盘整,但成交量高企,市场人气不弱。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接近1.65万亿元,逼近2023年以来的新高。投行数据显示,北向资金的成交量不断攀升,在过去三周维持过去一年的最高水平,显示市场热情高涨。
未来市场走势仍是各界最关心的问题。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指出,A股市场经历了第一轮由政策宽松和情绪修复所推动的反弹后,市场估值已达历史均值水平。一些于2021年初入场的投资者可能因解套而选择减持股票,增加了市场的抛压。中期市场上行空间将取决于政策力度和盈利复苏节奏。
海外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的持仓仍低于基准,但前期涌入的对冲基金已开始获利了结。然而,海内外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政策立场和市场情绪已出现根本性转向。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和美国大选结果。
指数虽然处于震荡阶段,但交易量仍然高涨。在风格分化明显的情况下,部分板块表现疲弱,但成长、消费、周期等板块呈现明显的反弹趋势。个股表现依然强势,整体市场热度不减。
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的成交量持续攀升,显示市场热情高涨。南向资金的买气旺盛,境内公募基金加仓离岸中国公司的情绪高涨。市场观望情绪仍然较重,但随着政策刺激的落地,投资者信心或将逐步恢复。
未来市场走势取决于政策力度和企业盈利复苏的节奏。市场情绪和政策立场已出现拐点,预计政策刺激细节将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额外的国债用于资本重组和地方隐性债务的化解,市场普遍预计会议将通过一系列刺激措施。
海外资金仍然观望态度,但若后续政策具体措施出台,不排除会有更多资金流入中国股市。投资者应关注市场成交金额、融资余额、新增投资者数量等数据,以追踪市场情绪的变化。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