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太原10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4日对外公布山西临汾神刘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此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墓葬出土的仿铜陶礼器组合具有典型三晋风格。神刘村战国墓出土其他陶罐、陶簋、陶杯、陶鸟柱盘、陶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提供 神刘墓地位于山西省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了对临汾神刘墓地的考古发掘资料。这片墓地距今约3000年,出土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包括了典型的三晋风格的仿铜陶礼器组合。
神刘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神刘村西南约500米处,考古人员在此共发掘了14座春秋墓葬和35座战国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各种陶器,如陶罐、陶簋、陶杯、陶鸟柱盘和陶钵等。此外,还发现了铜带钩、铜璜、铜镜、铜环、铁带钩、骨饰、玛瑙环等随葬品。其中,有13座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出土了铜带钩,显示了这一地区战国时期的特点。
在战国早期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以鼎为核心的仿铜礼器组合,包括鼎、豆、壶、盘、匜等。这种组合形式在三晋地区战国时期的墓葬中较为常见。与广义晋南地区的长治分水岭墓地战国早期墓葬相比,神刘墓地的陶器组合更为丰富,显示出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
神刘墓地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本次发掘仅占不到百分之三的面积。据估计,墓地中墓葬总数量可能在2000座左右。墓地中存在不同性质的人群,其中一部分墓主人头向为东,其余大部分为北。发掘区域的墓葬分布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说明墓地经过严格布局后被使用。
神刘墓地展现了典型的三晋风格,与其他地区的战国墓葬有着明显的相似性。这种风格反映出该地区受晋文化影响显著,为研究晋南地区晋文化的构成与演进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次发掘的战国墓葬丰富了晋南地区战国陶器墓葬的分期年代框架,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文化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