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师王震在俄罗斯推广中医药,连续多年参与俄罗斯的义诊活动,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中医药治疗和建议。
中新社莫斯科10月22日电(记者刘奕妍)在俄罗斯工作36年的中医师王震最近也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义诊活动做准备。
自2004年起,王震已经连续20多年参与俄罗斯当地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义诊活动。他坚持参与义诊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为他们提供中医药的治疗和建议。在一次连线采访中,王震表示:“看到患者得到治疗和关怀后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满足。”
为了今年的义诊活动,王震也推掉了许多工作,全心投入到为俄罗斯各地和周边国家的患者服务中。“随着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我们的患者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来自周边国家的患者也会前来求医。”王震介绍说,俄罗斯对中医药的认可程度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中医治疗。
王震在1988年前往莫斯科从事中医研究,至今已在俄罗斯耕耘中医药事业近40年。他认为,中医药在海外得到认可的背后,离不开资源支持、市场需求以及中医师们的努力。
王震曾与俄罗斯学者对155种中药展开研究,发现俄罗斯拥有许多与已知中药材相似的草药。“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为中医药在这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王震表示,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受到了当地医疗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中医药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西医占据主导地位,俄罗斯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他们。”王震表示,除了持续不断地看诊和义诊,他还通过出版俄语书籍和杂志、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推广中医药、培养本地中医药人才、推动建立中医学院以及开展中医药行业的国际交流等方式,增加当地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赢得患者的信任。
王震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现在已有5000至6000名“洋中医”,而中国中医师只有50多名。这些当地中医师负责为本地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和诊治服务,他们使用更符合当地民众习惯的方式进行中医治疗,向患者解释中医药的原理。“中西医各有所长,相互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和效率。”王震说。
王震认为,中医药是连接中华文明与俄罗斯文化的桥梁,也是促进两国人民心灵交流的纽带。“只有通过民心相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他表示。
在未来,王震希望继续致力于俄罗斯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和服务。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中医药在俄罗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俄罗斯民众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