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5月04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商报时评】收入增需求强 消费供应要追上
2024-10-11 15:50:33
来源:香港商报网
浏览量:3006
字体:
点击听新闻

香港经济向好,劳动市场加薪,打工仔收入增加购买力提升,需改革消费供应,提升市场竞争力,供给侧需增量提质,关注消费供应改革,期待转型升级。

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的调查显示,多逾九成本港机构首三季平均加薪3.2%;展望明年,亦有三分之二公司可能加薪,平均加幅料有3.6%。劳动市场向好,印证了香港经济同样向好,否则加薪无从谈起;打工仔收入增加,购买力必定水涨船高,荷包变得更加鬆动;可惜的是,消费数据显示本地购买意欲低迷,以致肥水不断流失,则又印证香港消费供应必须改革,识变应变求变,否则无法追上需求变化。

本港经济持续向好,乃是打工仔加薪的基础。自疫後复常,香港GDP已连升6季,失业率则一直低至3%左右,近乎全民就业,打工仔当然可分享发展成果。值得留意,调查於今年首三季进行,亦即在近日中央打出提振经济组合拳之前,未能反映多重利好对市场信心以及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不难预期,随着政策效果发酵叠加,两地股市高歌猛进不单可引发财富效应,市场气氛热烈亦必传导到生产、消费各层面,来年加薪幅度势必有增无减。

打工仔收入增加,意味市民购买力同步亦增。其实,统计处资料显示,本港名义工资指数攀升多时,对上一次报跌须追溯到2009年即15年前;至於扣除通胀後的实际工资指数,也在疫後连录多季升幅。遗憾的是,拉动香港经济的三头马车,由出口到投资均表现不俗,但私人消费却相对逊色,零售销货总额连月报跌;其中,来港旅客消费模式有变,固然影响到零售生意,但当整体市民口袋宽裕了,却未能令本地商舖受惠,情况无疑值得关注。

本地市场留不住客,值得业界反思。相关供给侧竞争力不足之窘,乃是问题所在。其一,针对外遊消费畅旺,盛事经济既是一条出路,但港元在联汇之下一直逞强,人工贵、租金贵等又推高成本,於此有没有办法拆墙鬆绑令市场更具活力?其二,针对网上消费日益普及,尤其疫情後宅经济加快进程,消费供应变得全球化,不再局限由本地提供,这裏牵涉面更广,由网购商品,到歌影视的串流化,不必讳言香港业界已面对极之严峻的威胁,於此又有没有办法在提振本地供需之馀,同时更好令本地供应「走出去」和把境外需求「引进来」?其三,针对服务消费比重增加,由餐饮住宿、文体旅遊,到託儿养老、教育培训,以至医疗、检测等各方面的服务,尤其本港老龄化趋势明显,较诸5年前60岁以上人口大增约45万到236万,长者们在物欲降低之馀服务需求则在上升;另外少子化亦令父母更用心栽培下一代,包括花钱投资到读书、兴趣、玩乐、遊学等,不仅会帶动商品消费更会帶动服务消费;凡此种种,香港有没有提供更理想的营商环境,包括在楼面规劃与设计、在人员培育及输入等给予便利?总而言之,根子是香港在供给侧层面有没有办法增量提质?

香港人赚钱多了,花钱能力及需求也高了;不过,市场供应未及同步跟上,竞争力未及同步增强,营商环境未及同步改善。下周三施政报告即将发表,打工仔收入增加率先报喜无疑是好;展望将来,各界也关注香港怎样转型升级,特别是怎样在消费供应上改革发展,此乃市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最佳保障。(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责任编辑:静文

来源:香港商报网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