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05月04日
客观有深度的专业商域媒体
美联储大幅降息,LPR保持稳定,市场预期未能达成?
2024-09-20 13:08:32
来源:中华商媒
浏览量:8472
字体:
点击听新闻

9月两个品种LPR维持不变,主要源于净息差压力、利率锚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后,我国货币政策外部掣肘减弱,后续经济修复效果若不及预期,仍需通过调降政策利率及LPR报价来促进内需修复。

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大幅度降息的情况下,中国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并没有选择降息,这一举动有些超过市场的预期,但也在情理之中。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与上月持平。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许多市场分析认为,美联储在9月进行50BP级别的降息,为中国降息打开了空间。然而,央行早已释放过政策信号,强调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因此,当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LPR维持不变的原因有多方面影响。首先,商业银行净息差仍然承压,这将影响LPR报价的下调空间。与此同时,新发放企业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均有所下降,但银行净息差的压力依然存在,使得LPR报价短期内难以进一步下调。

另外,今年2月和7月LPR利率两次较大幅度调降,商业银行需要一定时间来评估这些调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9月LPR维持不变也是出于对之前调降效果的评估考虑。

当前经济基本面出现放缓迹象,稳增长已成为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如果经济修复效果不及预期,通过调降政策利率和LPR报价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促进内需修复是必要的。部分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低于LPR,因此LPR仍有下调的可能性,以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随着美国开启降息周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外部掣肘减弱,货币政策空间打开。未来可能会通过降准和降息等工具来提振市场信心,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促进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由于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加大,预计出口端压力可能会增加,内需修复也需要时间。因此,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仍然较高,后续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加码。

来源:中华商媒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