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第三中学开展彩陶课程,李毅老师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展现创造力,课余时间积极参与,陶艺与主课融合,提升技能与审美,传承传统文化。
兰州市第三中学的陶艺工作坊开展了一门名为“甘肃远古彩陶‘新解’”的校本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在这个工作坊里,学生们通过绘制彩陶元素的扇面、用黏土捏制彩陶、用衍纸材料制作彩陶纹饰等方式,展现了他们对彩陶文化的热爱和创新。
工作坊的老师李毅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从观察、临摹、研学、创新、运用五个方面去感受彩陶文化。她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们能够触摸到身边的历史,从家乡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始于传统,承以创新”的美育目标。李毅表示,学校的彩陶课程已经形成了教学体系,涵盖了绘制平面衍生纹样、衍纸材料制作彩陶纹饰、超轻黏土还原彩陶等多个学习板块,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
在工作坊里,学生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的学生利用废弃的拖把杆制成卷轴模样,有的将彩陶画用折纸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展示了彩陶之美。李毅表示,学生们围绕彩陶主题进行创新的作品层出不穷,这也不断启发着她对彩陶文化的深入钻研。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学生们还在课余时间来到工作坊,完成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正在绘制陶罐的花纹,有的在制作历史建筑模型。工作坊的墙面上贴满了各年级学生的作品,展示了他们的努力和成果。李毅透露,学校正在尝试将陶艺课的知识和历史、语文、生物等主课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发挥陶艺课的更大作用。
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兰州市第三中学的彩陶课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陶艺的技能,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彩陶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在工作坊里,学生们展现出了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彩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