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股调整引发市场担忧,投资者应及时调整策略。
8月30日,银行板块再度走低,市场表现持续疲软。中证银行指数(SZ.882115)午间收盘跌幅扩大至0.26%,盘中一度跌幅超过1.6%。国有银行股集体下挫,交通银行跌幅超过4%,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跌幅均超过3%,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也未能幸免,整个板块个股普遍下跌。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纷纷抛售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净卖出额分别达到2.55亿元、1.56亿元、1.42亿元、1.22亿元,江苏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等个股也遭遇抛售压力。
银行股本周连续调整,市场担忧情绪加剧。近期银行股频频调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资金抱团现象或已开始瓦解。曾受资金追捧的高分红、低股息银行股,如今面临抛售压力。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资金开始转向中小盘个股,市场风格逐渐变化。
与此同时,A股市场出现上涨行情。尽管银行股整体走低,但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深证成指涨幅达2.9%,创业板指涨幅超过3%。这种“跷跷板”效应在市场中并不罕见,上涨个股数量明显多于下跌个股。
银行股营收困境也成为板块下跌的重要原因。31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1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2家利息净收入下降,8家归母净利润增速为负。投资收益成为部分银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时发布2024年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中国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3170.76亿元,同比下降0.67%,净利润1186.01亿元,同比下降1.24%。招商银行利息、非息收入双双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下降3.09%、1.33%。
市场人士指出,银行股业绩下滑、股价高涨,使得板块失去“性价比”。资金开始松动,市场风向或将变化。一些银行股虽然保持了一定增长,但持续高增长的动力有所不足。
未来市场资金去向备受关注。一方面,资金可能继续流向高股息资产,如能源、资源、公用事业等行业;另一方面,可能流入成长性科技赛道。创业板指数大涨3%,显示资金开始向成长性板块倾斜。市场风格或将更替,投资者需谨慎应对。
综上所述,银行股调整持续,市场情绪不容乐观。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把握市场变化,规避风险,寻找投资机会。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