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股市动荡,日本股市崩盘引发亚太股市暴跌。
最近,全球股市普遍遭遇了动荡,美国股市和日本股市接连崩盘,引发了亚太股市的暴跌。截至8月5日14:00,日经225指数大跌超过13%,报31078点,当日触发了熔断机制,上周五(8月2日)的跌幅已经接近5.8%。日经225指数跌回了2023年9月的水平,较年内最高点下跌超过10000点。然而,2023年初以来,日经指数仍上涨近20%,全球大型资产管理机构持续加仓日本股市。据日本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股市吸引了约6.3万亿日元(433.9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创下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日本央行意外“撒鹰”震惊全球,导致日元对美元在7月大幅升值近14%,这对日本股市(特别是出口型公司)造成了重大打击。美元对日元等套息交易遭遇大规模清盘。与此同时,美国科技股暴跌加剧了清盘的速度,纳斯达克100指数从高位下跌超过10%。境内上市的美股、日股跨境ETF出现了罕见的近-2%折价,逆转了2%~5%的溢价。然而,亚洲低息货币如人民币等也随着日元大幅反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月至今大涨1500点,8月5日,美元对离岸人民币一度逼近7.12。
多位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亚洲股市难以独善其身,近期资金仍在流出A股,若美国衰退交易成真,即使降息,也会对亚洲股市产生利空影响。资深全球宏观交易员袁玉玮表示:“美、日、欧三大股市我们全都是空头状态。日本股市本身是多头,两周前全部平仓。美日股市暴跌类似年初的A股微盘股‘黑天鹅’,是金融市场内部系统性风险,暂时不存在衰退场景。我们不认为外盘暴跌会影响到A股(除了情绪)。”
近两周,全球市场波动剧烈,上周五(8月2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五”。日经指数罕见大跌5.8%,亚太股市和美股等也出现2%以上的跌幅。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发布后,VIX指数飙升至18个月高点。然而,一切并没有停止,本周一,亚太市场的跌幅更加严重,美股期货显示,5日晚间美股开盘可能继续下跌。
自7月以来,一系列风险因素同时出现。首先是美股开始轮动,科技股暴跌引发了股指下跌;接着是日元开始反弹,日本央行意外启动加息和缩减购买日本国债的计划,导致美元对日元在两周内下跌约8%,美日利差急剧缩小,套利交易被迫清盘。同时,美股科技巨头的财报未达预期,加剧了美股的下挫,资金流入日本推高了日元,导致日本股市遭受重创。然而,美国7月非农数据显示失业率超预期升至4.3%,触发了“萨姆规则”,市场开始担心衰退,尽管9月美联储即将降息,仍无法缓解市场焦虑,高盛甚至提出,若后续就业数据持续不及预期,9月美联储可能紧急降息50个基点。
日元升值是触发因素,但美国市场的变化加剧了冲击。美股大轮动开始于3周前。7月15日开始的一周,“特朗普2.0交易”升温,市场担忧关税将影响科技股,而降息预期将对利率敏感的中小盘股更有利。科技巨头开始下滑,波动率急剧上升。在截至7月19日的5天内,罗素2000指数上涨了9%,标普500指数下跌了1%,差距达到10个百分点,40年来罕见。
权重科技股不断下挫加剧了美股整体下跌。截至上周五,标普500指数从5600点以上回落至5500点附近,纳斯达克100指数从20700点跌至18440点。同时,美债收益率全面下跌,资金涌入债市避险,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此前的4.2%下跌至3.7%附近。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意外加息,于7月31日宣布加息15个基点,并逐步缩减购买日本国债的计划,直至2026年3月将每月购债规模减少至3万亿日元。随着日元快速升值,套息交易清盘导致日元对美元的最大涨幅接近14%,这促使资金回流日本,继续推动日元升值。
因此,日本股市面临着“噩梦”。瑞士百达亚洲全权委托多元资产投资和管理主管贾文剑指出,之前日本股市表现良好是因为日本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贬值,提升了日本出口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日本旅游业和服务业。然而,如果日元开始升值,日本股市很难继续大幅上涨。
野村证券也指出,过去50年中有27年日元升值,日股上涨和下跌的比例是15:12,即在日元升值期间,日本股市以上涨为主。然而,交易员认为,一旦日元迅速升值,对日本股市的冲击可能是灾难性的。
外围市场的波动仍将持续。除了日本市场的担忧,美国市场也充满不确定性。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表示,“央行超级周已经结束,但市场的动荡可能不会很快结束,‘衰退交易’可能取代‘降息交易’成为市场主线逻辑。本周重点关注中美经济数据以及澳大利亚央行的利率决议。”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仅增加11.4万(今年次低),前值下修至17.5万,失业率从4.1%意外升至4.3%(自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时薪同比增速降至3.6%,所有数据均不及预期。这一数据触发了“萨姆规则”,市场开始担心衰退,尽管9月美联储即将降息,仍无法缓解市场焦虑,高盛甚至提出,若后续就业数据持续不及预期,9月美联储可能紧急降息50BP。
“就业市场的迅速冷却加上上周其他经济数据的糟糕表现,使市场越发担心美国经济衰退以及美联储决策错误(维持高利率太久)的可能性,恐慌情绪在市场快速蔓延。因此,在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的情况下,利率市场甚至已经押注9月可能直接降息50BP,全年降息次数预期从2次增加至4次。”Jerry Chen表示。
8月5日,市场人士预计美联储可能紧急降息。货币市场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在一周内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0%。
近期科技巨头的财报和指引不佳加速了美股尤其是科技股的抛售(英特尔上周五暴跌26%)。纳斯达克和标普500连续四周下跌,前者累计下跌10%,进入技术回调阶段。VIX指数飙升至23%,甚至一度飙升至30%,创下15个月新高。欧洲和亚太股指上周全线下跌。
最新消息显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在二季度减持了近50%的苹果股份(一季度减持13%),第二大持仓股美国银行也遭到抛售,公司连续7个季度净卖出股票。分析人士认为,迄今为止,苹果股价并没有明显受到科技股大幅下跌的影响,其3.3万亿美元的市值仍居于美股首位,但巴菲特的举动难免让市场往更悲观的方向思考。
人民币汇率的反弹成为此轮波动中的一大亮点。外资行外汇交易员表示,“日元套息交易的清盘推动了日元的暴涨,日元对美元的涨幅已经接近14%,这也带动了人民币等低息货币的升值。更重要的是,美元指数下跌,开始有外贸商开始结汇(将美元收入换成人民币),这可能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市场预计,人民币的相对强势短期内不会逆转。
然而,中国股市也受到外围情绪的影响,8月5日,上证综指收盘下跌1.54%,报2860.7点;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4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36%。高盛研究报告指出,历史上,美联储首次降息后,亚洲股市通常表现积极,但在经济衰退环境中表现不佳。
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表示,当前市场情绪较低,但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在低估值水平下具有较高的投资胜率。根据MSCI中国A股指数,目前A股市场市净率为1.55倍。自2008年以来,当A股市净率回落至1.4~1.6倍时,未来两年的累计收益率平均为52%。
经过3年多的下跌,A股市场已处于历史低位。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表示,监管层及时响应市场呼声,采取各种措施稳定股市(如下调印花税、暂停IPO、调整融资节奏、鼓励上市公司分红、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完善退市制度、监管量化交易等)。总体来看,流出股市的资金正在减少。此外,无论是利率债还是信用债,收益率都已下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低点,显示出底部特征。
全球股市面临着挑战,各国市场都受到外围因素的影响。虽然亚洲股市波动加剧,但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关注市场动态,寻找投资机会。随着中美经济数据和美联储政策的不断发展,市场仍将面临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应对,做好风险管理,把握投资机会。
点击登录